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新闻

我院赴哈尔滨开展“国防企业面对面”活动

作者:吕施仪 王明月 图/黄巍    审核人: 访问量:26发布时间:2017-08-20

8月14日至16日,我院组织师生一行21人前往哈尔滨开展“国防企业面对面”专项实践活动。实践团队由院长姜斌教授带队,院党委副书记张跃、校生涯发展教育中心主任、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就业指导部部长沈雪萍以及学院各年级辅导员共10名老师和来自能源与动力学院、自动化学院、机电学院、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的10名学生代表参加了活动。团队一行先后走访调研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49研究所、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发哈尔滨轴承有限公司、航天海鹰(哈尔滨)钛业有限公司、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等五家国防单位。

走进国防企业,结识国防英才,感受国防情怀

“国防企业面对面”是近距离了解国防行业的重要载体。走访中,师生们通过座谈交流与企业领导、技术专家、人力资源经理、操作工人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通过实地参观与企业研发中心、制造车间等科研生产一线进行了亲密接触。

在中电49所,一枚小小的传感器,体现出的是国防人对细节的苛刻和对质量的追求。进入49所展厅,映入师生眼帘的是铺满整面墙壁的来自航空、航天等军工重点工程配套任务的感谢信。刚劲有力的8个大字“用中国芯,传民族感”深深震撼了团队师生。

在哈飞集团,一代代哈飞人前仆后继,创造出了祖国航空史上的多项“中国第一”。师生们走进总装车间,亲眼见证了一架架不同型号的直升机整装待发,航空报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在中国航发哈轴,企业承担着祖国航空发动机70%以上的轴承生产任务。师生们深入航空发动机轴承的设计、检测和制造车间,实地感受到了我国轴承行业与世界一流水平的明显差距以及从业者们勇于超越的精神与奋起直追的行动。

航天海鹰(哈尔滨)钛业是国防单位中年轻的一员,才刚刚进入正式生产阶段。在座谈和参观过程中,单位领导为同学们细致地讲解了航天产业和航空产业对于钛合金材料的不同需求,共同讨论了选择国防单位应该选择创业还是守业的职业规划问题。

在中国航发东安,东安人创造了新中国的第一台涡轮轴航空发动机、第一台涡轮螺旋桨航空发动机等八个“航空发动机史上的第一”。参观过程中,干净整洁的厂房、整齐划一的工具摆放、统一有序的人员培训、丰富多彩的企业活动,让师生们切身感受到了东安公司“严谨、高效、团结、创新”的企业文化以及“国家利益至上”的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报效国防,立志成为未来的中坚力量。

开展校企交流,共话人才培养,共商科研协作

“国防企业面对面”也是校企交流的重要机会。走访中,姜斌院长和张跃副书记代表学校向各单位介绍了学校“国防企业面对面”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并重点介绍了学校和学院的总体概况、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输送情况。师生们认真听取了各单位的介绍,重点了解了各单位的人才需求、科研合作需要以及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意见反馈。

在人才培养和输送方面,实践团结合学校的素质能力培养体系仔细调研了各企业较为看重的毕业生素质与能力,认真了解了各企业的员工培养和晋升体系。在科研合作方面,实践团结合学校、学院学科特色和企业实际,有针对性的进行了研讨。很多单位表达了积极开展科研合作及实施成果转化的意向。此外,实践团还与各单位的校友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和座谈。校友们纷纷结合自身经历与经验,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并提出了未来发展及职业规划的宝贵建议。

此次“国防企业面对面活动”促进了国防企业对学校的深入了解,增进了国防单位与我校的联系,开辟了校企合作的新天地。作为一次精彩的社会实践和生动的国防教育,此次“国防企业面对面活动”还让师生们近距离的了解了国防企业,感受了国防文化,进一步激发了国防情怀。我院也将把在活动中收集到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带回学校,不断推进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

 

电话:+86-25-84892368 传真:+86-25-84892368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大道29 号 1003分箱 版权信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
书记信箱 院长信箱 纪检委员信箱